海口绘就清凉生活新图景
来源:海口日报作者:龙易强 发布日期:2025-08-19 浏览次数:“暑期以来,潭丰洋湿地科普中心日均入园近千人次。”8月18日,该中心负责人王作学告诉记者,凭借湿地研学课堂与自带流量的冷泉资源,这里成为众多亲子家庭避暑的热门选择。
海口拥有32202公顷湿地,湿地率13.32%,是全球首批“国际湿地城市”。今年暑期,蜿蜒的河流、神秘的火山田洋、葱郁的红树林共同构成海口“清凉地图”,“到湿地去”成为市民游客避暑日程上的重要安排。
湿地纳凉:城市绿肺送清风
近日,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,市民李军与孩子沿河骑行,享受夏日清凉,“这里比市区凉快,孩子放假后我们几乎每天都过来骑行。”
在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树荫下,退休的李阿姨每天都带领舞蹈队在此翩然起舞。“湿地公园里空气好,也很凉爽。”李阿姨笑着说,这里风凉景美,让人心情愉悦。
这份沁人心脾的清凉绝非偶然。近年来,海口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,精心构筑起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引领,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、5个省级湿地公园、45个湿地保护小区协同守护的生态网络。湿地如精密运转的“绿色空调”,默默调节着城市气候。“湿地公园的气温平均低于城区2℃~3℃,湿度却比城区高出10%~15%,能够显著提升体感舒适度。”市林业局总工程师任逸文道出了其中奥秘。
生态福祉激发蓬勃活力。今年暑期,潭丰洋湿地科普中心人气持续高涨,周边民宿早早预订一空,露营烧烤设备供不应求。“在这里,孩子们通过亲手种植、观察生长、收获成果的全过程体验,建立起与自然的深层情感连接。”王作学介绍,自2021年开业以来,该中心已累计接待研学活动超500次,服务儿童及青少年逾20万人次。
山海避暑:多元体验引客来
如果说湿地是海口递出的“清凉名片”,那么“上山下海”则让这张名片有了立体厚度。在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,武汉游客张先生穿行于火山岩地貌的独特景观中:“公园里特别凉快,比在空调房里舒服多了。”
海口东寨港红树林旅游区则提供了另一番水上清凉体验,市民游客可乘船穿行于红树林间,看红树、吹海风、观赏各种鸟类,生态保护与休闲避暑在此完美交融。
海岸线亦涌动着避暑热情。自2025年(第二十六届)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开幕以来,海口FUNBAY自在湾成为全城焦点。居住在国贸片区的市民吴燕多了一个消暑的好去处,每到傍晚,她喜欢坐在自在湾的草坪上放松身心,“椰子在手,乐声入耳,海风习习,烦恼全无。”自在湾街区一餐吧主理人告诉记者,欢乐节开幕以来,餐吧生意比平时增长了15%至20%。
8月16日,秀英区“渔见荣山寮·潮涌向未来——2025年荣山寮开渔季”活动在西秀镇荣山寮村举办。尽管天气影响了特色沙滩渔市,游客小谭依然兴致盎然:“活动丰富,表演精彩,火山石老屋充满特色,等天气好了一定会再来体验荣山寮的沙滩渔市。”
在海口,海风、绿荫、清泉……这些大自然慷慨馈赠的清凉元素,被悉心守护、巧妙转化,织就了一幅市民游客共享的清凉生活新图景。
- 上一篇:荣山寮开渔季活动展现渔文旅融合新活力
- 下一篇:无